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买宋在线阅读 - 第二百五十五章 有趣的做官制度

第二百五十五章 有趣的做官制度

    以上就是古代科举中的文举和武举了,算是古代做官的主要途径,也是正途,但并不是唯一。

    因为除此之外,古代还有其他做官的途径,比如你要是有钱的话,还可以花钱买官。

    不错,就是花钱买官,不过可能花钱买官不太好听,所以就叫“捐纳”。

    但其本质就是买官卖官,

    捐纳,又叫赀选、开纳,有时也称捐输、捐例,即人们所说的卖官鬻爵。它通常由政府条订事例,定出价格,公开出售,并成为制度,这就是捐纳制度。

    可以说捐纳的开办由来已久,早在秦汉时就已出现。

    据史书记载,秦汉两代,每逢军兴、河工或灾荒,统治者每多举卖官爵,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。

    公元前243年,因蝗灾,秦始皇嬴政下令“百姓纳粟千石,拜爵一级”(注: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)。

    西汉文帝从晁错之言,令民纳粟边陲,可得上造、五大夫等爵位。汉武帝时,令“吏得入谷补官”,“令民得入粟补吏。”(注:《汉书·食货志》。)

    东汉末年,汉灵帝为了积财,“聚为私钱”,大举卖官,上自三公,下至羽林郎,均可以钱购买,公、卿、吏各有定例。

    魏晋南北朝时期,天下干戈,军饷奇绌,各朝无不“鬻官为市”;待天下甫定,新朝甫立,又因仓廪虚罄,率行开捐。

    以后的历代封建政权也无不开办捐例。

    这其中自然包括清朝,而且是大行其道,娟官的人多不胜数,这也是造成清朝积弊而亡的原因,之一。

    因为之前说了,在清朝你想要做官,主要就有两条途径,一条是正途,就正常正当的途径,是科举考试。

    那就是努力读书,头悬梁锥刺股,十年寒窗,先考秀才,完了再考举人,举人完了再参加会试,取得贡士的资格。

    完了再参加殿试,取得进士的资格,进士以后就可以分派官职,派到县里面就可以做七品知县,考中进士,在清朝前期基本上都可以有一个官做,这是正途。

    不过大家都知道,这个正途是很难的,道光之后中国已经有四万万人了,也就是四亿人,每三年才考一次,一次就取三百来人,平均一年取一百人,清朝268年总共就取了26846个人,平均一年101个人都不到,堪称那个时候的创造101,就可想而知竞争有多激烈。

    于是大部分人想要做官,或者经过努力没考取,或者努力了,也没考取,怎么办呢?就只能另想它法了

    于是百姓们有需要,朝廷也有缺钱花,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另一条途径。

    这就是捐纳,也就是花钱买官,不过属于异途,有许多限制。

    可即便如此,捐纳制度在清朝依旧是一个很重要的制度。

    它和科举制度互相补充,一部分人通过科举考试做官,一部分人通过捐纳制度做官,当然还有其他途径,不过因为时间篇幅关系就不在这一一说明了。

    大家只需要知道,捐纳做官,官员的比例在清朝是很大的,多的时候到百分之六十,也就是百分之六十的官是捐纳买来的,剩余百分之四十的官才是科举考试的,但是这主要是中下级官员,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清朝捐纳制度也说一说。

    前面就已经说过了,我们中国出现捐纳制度早在秦朝就有了。

    史书记载,“秦得天下,始令民纳粟,赐以爵”。

    秦朝统一了天下,开始让百姓纳粮食、赐以爵,就是用粮食来买官爵。

    到了汉朝,也还有捐纳,汉武帝曾经下令,可以卖武功爵,史书记载八个字:叫做“盐铁富贾,相率而至”,就是史书记载,汉朝的卖官,西汉的捐纳,盐铁富贾,相率而至。

    当时的盐、铁是专营的,有钱的人相率,纷纷来买官爵。

    大家都知道很有名一个文人叫司马相如,史书记载说四个字,说司马相如“以赀为郎”,也就是花了钱买了郎。

    汉朝以下唐、宋、元、明都有捐纳,到清朝捐纳成为制度。

    那么为什么要捐纳呢,是因为清朝的钱,收支是有定数的,收入多少,支出多少是固定的。

    因为地,它是固定的,不会一块地长成两块地,人丁的话,康熙五十年以后,“盛世滋生人丁,永不加赋”。

    雍正又“摊丁入地”,丁后来就不拿丁银了,所以收入它是个定数。

    每年正常的支出也是个定数,但局势不是定数啊,说变就变,碰到特殊情况打仗,或是黄河决口,或是大的灾荒,那没钱怎么来呀,就只能想别的办法了,其中最主要的,就是捐纳。

    关于清朝的捐纳,可以在这给大家简单是讲几个问题:

    第一,清朝捐纳制度的特点,

    作者菌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。

    一,统一管理,数了一下,大概有五个统一。

    第一、统一捐项,哪些可以开捐,哪些不可以开捐,它是有规定的,五项可以开捐,军需,打仗需要;河工,河决口了,治河。

    三、赈灾,闹大的灾荒了。

    四、营田开荒,开垦。

    五、海防,海防是晚期了,主要这五项可以捐纳,不是所有都可以捐纳。

    第二,统一主管,这么大一个国家,捐纳谁管,答案是由户部捐纳局主管。

    三,统一入库。

    捐了钱归谁,不是归知县、知府,捐了钱统一交户部国库,后来一部分也分到省里边用,主要要归户部国库。

    第四,统一政策。

    就是哪些官可以捐,哪些官不可以捐,譬如说吏部官不可以捐,吏部是管干部的,管官员的,不能捐。

    礼部的官不能捐,礼部是管教育,管科举考试,不能捐。

    就京官来说,尚书、侍郎这一级不能捐,郎中以下可以捐,地方的官员总督、巡抚、布政使这些不能捐,道员、知府、知县以下可以捐,统一政策。

    第五,统一资证。

    要有资格,捐官也要有资格,捐纳也要有资格,乡邻要具结担保,当地要给他开籍贯和清白册。是国子监的学生,国子监要出印鉴的证明,就是资格的审查要统一,这是清朝捐纳制度第一个特点,统一管理。

    第二个特点,就是明码标价。

    什么官,多少钱,它是有规定的。

    咱们可以以乾隆三十九年为例,它价钱很复杂,我就挑了几个主要的,京官就选郎中、主事,地方道员、知府、知县,道员、知府、知县有价钱,在这可以把这个价钱说一下大伙听一听,是乾隆三十九年的价钱。

    当时郎中是五品官,价值银9600两,主事六品官银4620两,道员四品官银16400两,知府四品官银13300两。

    同知就是五品,银6820两,知县七品银4620两,县丞就是副县八品,银980两,这是乾隆三十九年的价钱,它这个价格是有变动的,到后来价钱就落了,为什么落了,回头再说。

    我们再看看到光绪晚期,到光绪二十六年的价钱,郎中2073两,主事1728两,道员4723两,知府3830两,同知1474两,知县999两,县丞210两,这知县由4600两,降到900多两,这是为什么呢?

    官越捐越多,价钱越来越低,一会儿再回答这个问题,这是第二个特点,就是明码标价。

    第三的话,官多缺儿少。

    捐的官很多,那个缺儿,位置,真正的落实到就职少了。

    就拿知县来说,到光绪年间,全国的知县是1314个,康熙十一年到十四年,因为平叛“三藩之乱”,捐了知县五百多位,你全国才1300多个知县,你这一下子就捐了500个知县,它那个知县原来都是有位置的,三年还考一次进士,没有缺儿,就是知县没有空位子,你捐了官之后,你没有官做,官多缺儿少。

    后来就捐监生,就是捐国子监的监生,捐到多少呢,甘肃五个月捐了16000多人,花钱买文凭。

    有一个人叫蒋伊,《重铨法疏》,一个奏疏,他说康熙九年起至十八年,应选者不下二千人,每遇铨际,捐纳居十之六,应选者十之四,捐纳的人十之六,很多人不能应选,捐了官没有位置,最多的有捐了以后六十年得不到位置,这人都死了,这还没落实这个缺儿呢,官多缺儿少。

    第四,捐纳泛滥。

    它开始时,有例捐,有常捐,比如打仗,战争结束了,这捐纳就停了,黄河决口,修河,河修好了,河口堵上了,这捐就停了。

    后来很多例捐就变成常捐,这就越捐越滥,滥到什么程度呢,举几个例子,嘉庆道光年间,捐的监生捐了20万人,全国参加会试多者一万六千人,可见泛滥到什么程度呢

    而且那时捐官的花样还特别多,像是——

    一,捐官就是做官。

    二,捐复。

    三,捐升,就是升官。

    四,捐补。

    五,捐级,捐加级。

    六,捐衔,不捐官光捐衔。

    七,捐监,国子监的监生。

    八,捐正,副职捐正印。

    九捐减,官犯了罪了,花钱捐了减等,或者减免。

    十,捐典,典礼的“典”,祭典的“典”,死了之后捐的封典荣誉,后来就不是官了,特别是有些官犯了罪了,革职了,我捐点钱又复职了,我想升级,花钱,捐了钱以后就能升级。

    有些该休职,该退了,捐钱就接着做,甚至后来到一品二品的大员也捐,就滥了。

    所以,清朝的捐纳制度,是越来越滥,越来越坏,问题严重,弊端层出不穷。

    下面咱们来讲第二个问题,就清朝捐纳制度的弊端,首先,在财政上,饮鸩止渴。

    捐纳的本来的意思是解决财政上不足,捐的结果一时财政稍好一点,但是,是饮鸩止渴,后患无穷。

    可以举一个例子,乾隆时候打仗,前方粮食不够,运输有困难,就捐粮食,捐一个县官,四十担米,捐一个京官二十担米,有些人,北京市有米,吃钱粮,用那个老陈米凑二十担捐个京官,用老陈米凑四十担就可以捐个县官,捐完了县官就搂,搂可不只那四十担米,你搂一个知府,捐一个知府就是所谓“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”。

    后来捐的钱入国库的就越来越少,地方分流,但是捐的官很多,越捐越滥,所以就饮鸩止渴,有人建议可以采取别的办法。

    第一节省,第二搞贸易,增加收入来补充国库,皇帝不同意,就还是要捐,这是一,在财政上饮鸩止渴。

    第二,在文化上,斯文扫地。

    本来通过科举考试从秀才、举人、贡士到进士,进士还不能马上做官,还要等一段时间,因为有缺儿才能做,才能熬到一个知县。

    清朝考进士参加会试的最小的年龄是十五六岁,最大的年龄是103岁,就是参加会试考试,那考中进士的,最小的年龄是24岁。

    于敏中后来当了大学士,这是聪明绝顶的人,最大的年龄,考中进士的最大年龄是59岁,平均年龄35岁。

    这是宋元强先生他写了本书,叫《清朝的状元》做的统计,最大的年龄59岁考中进士,再等个一两年,才能开始做知县,一辈子,不是十年寒窗,一辈子寒窗,中一个进士,才可以做一个知县。

    你花了二十担米就做一个知县,还去搂钱,那不是斯文扫地吗,一些知识分子十年寒窗,穷经皓首,考个举人、进士,你这花一点银子就得到一个举人、进士。

    甚至还有白丁,花钱买了一个笔帖式,文秘翻译,贪了钱,再花钱再买一个县丞,搂了钱,再花钱买个知县,搂了钱再花钱再买一个知府,再搂钱、再花钱买个道员,这不是斯文扫地吗?

    雍正的时候,曾经觉察到这个问题,买了1100个监生让他们考试,结果900多人全不合格,1100人考试,900人全是假冒伪劣。

    太学的学生白丁,花钱买了白丁,一考试900多人不合格,1100人900人不合格,所以捐纳制度对于知识分子来说,是一个沉重的打击,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来说,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亵渎。

    清朝有个官员叫花沙纳他说了一句话,他说捐纳是“贻人口实,骇人听闻”,你甘肃这么一个省,短短的时间,捐了一万多个监生,你不是泛滥吗。

    第三,在吏治上,贪污腐败。他买一个官,买一个知县要4600两银子,知县的薪俸是60两银子。

    做了知县就贪,先把成本还上,再贪,贪了再买知府,买了知府贪了钱把成本还上,再买道员,形成吏治腐败,贪污成风。

    有一个人,这人叫黄纯祐,他这个官员捐纳之间要有中间人,他就是中间人,来做这个事情,查出来的交通关节得到的银,白银20万两。

    所以清朝有人说:“部院衙门之大弊,无过于捐纳一事”,这是王鸿绪《密缮小折》里讲的话,捐纳制度泛滥的结果,是官员腐败,贿赂公行,贪污成风,清朝不清。

    第四,在政治上,丧失民心。开始就认识是一个官员捐纳的事情,这个事情天长日久,从南到北,从地方到中央,最后就变成一个政治问题了。

    因为贪官比较普遍,贪污比较严重,贿赂比较猖獗,最后就变成一个政治问题了。

    所以清朝人他自己说了句话,他原话是这样子,他说,盗贼之起,由于吏治之坏,吏治之坏由于捐纳之滥,捐纳滥造成吏治坏,吏治坏,它叫盗贼蜂起,就是民变四起。

    想想看,你这个县官,你贪得太厉害了,你就官逼民反,老百姓生活不下去了,官逼民反,就变成政治问题了,这么严重的问题不是没有人提,有人提。

    举一个例子,一个人叫贺世盛是一个书生,他写了一个小册子,痛斥捐纳之弊。

    县官知道了,这个人是湖南耒阳的,耒阳县知县知道了,就把这个贺世盛抓了,抓完了以后就严刑拷打,问他,你说捐官,谁捐官了,谁的官他是花钱买来的。

    卖官那人是谁,中间联络那人是谁,他不能确指其人,他是笼统地揭发捐纳制度的弊病,县官呢,就给加了一个罪,县官给贺世盛加了一个罪名,八个字,叫“妄诋朝政,肆其悖逆”,就是大逆不道。

    完了就上奏,本人凌迟处死,他自己的儿子,他兄弟的儿子16岁以上处斩,16岁以下和妻子给功臣家为奴。

    后来这事就报到北京了,朝廷九卿科道会议讨论,和珅等四十个大员签署同意,最后报到乾隆那儿,乾隆怎么批呢,乾隆八个字,“特宥赦之,改为处决”。

    乾隆皇帝貌似很宽宏大量,不要凌迟了,斩首就可以了,但还是处死了。

    乾隆皇帝你想一想,捐纳制度有什么弊端,开朝廷会议讨论,怎么解决这个问题,怎么进行改革,没有,把其批评的人杀了,这就是文字狱,因为文字招来了祸,牢狱之灾,头被杀掉了。

    清朝的皇帝没有吸取正确的意见,废除捐纳制度,而是对批评捐纳制度的人以杀头来进行回答,结果,问题愈来愈严重,朝政腐败,民心丧尽。

    所以,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辛亥革命的起义,“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,建立民国,平均地权”。

    就深得人心,结果,清朝不与时俱进,改革科举制度,也不与时俱进,废除捐纳制度,再加上其他的原因,导致了清朝的灭亡,最后,科举制度,捐纳制度,都随着清朝的灭亡而告终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