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伐清1719在线阅读 - 第三百章 浙江吕家

第三百章 浙江吕家

    江南工商总会的成立,如同一股风暴一般,让在场的商家都为之感叹不已。可是对于处于风暴眼中的复汉军而言,却仿佛只是一件再微不足道的事情。

    对于江南工商总会的这些商家而言,他们尽管已经被这个馅饼给砸晕了头,可是依然有些不理解宁渝或者是复汉军的做法。毕竟这何止是做好事,这简直是在当菩萨,当菩萨也没这么大方的。

    只有一成的工商税赋,表面看上去比明清正税都要高许多,可实际上算上那些取消掉的苛捐杂税,堪称是历朝历代最低了。

    “复汉军不是做善事,也不是收买人心,眼下我们做的其实就是一桩买卖。咱们就是买卖的双方。”宁渝的脸上带着一丝微笑。

    “买卖?这是什么买卖?”

    “你们给出一成的工商税,复汉军便可保证诸位在复汉军麾下的各省来往自由,只要不涉及到战略物资和相关违禁物资,其余的买卖大家都可以做,也能尽量减少官府的束缚,你们的生意也都会越做越大,复汉军能收取的工商税自然也会越来越多。”

    “因此,大家想要好好赚钱,前提就是遵守铁柱上的《江南工商管理条例》,如果有人敢于违约,自然也会受到相应的惩处。”

    众人点了点头,这刻在了铁柱上面的东西,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。真要有一些人贪图小利,逃避税赋,不用等官府出手,他们内部就会将这个人给赶尽杀绝。对于商贾而言,规矩是刻在骨子里的,没了规矩是注定活不下去的。

    宁渝望着众人,心里却是不由得感叹道,很多东西严格来说是要做在前面的,可是当下却没有这个条件,那么以工商为线,或许能够把这些东西都给串联起来,到时候的复汉军,或许将会迎来改头换面的变化。

    有了江南工商总会,有了《江南工商管理条例》,剩下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,在场的江南豪商们很快便签字画了押,算是正式加入了进来。

    针对江南工商总会的组织架构和运转流程,宁渝也拿出了之前讨论整理出来的东西,派人给在座的商贾们下发了许多本薄薄的小册子,里面就是关于江南工商总会的一些架构方面的内容。

    在宁渝的规划当中,江南工商总会和其他的商会一样,都是作为一个半官方的机构而存在,由楚王府新成立的工商处派出监管,然后在商会内部会选举出三十六位理事出来,负责日常的机构运作。

    当然刚开始的加入可不是完全免费的,对于这一点,宁渝的认识还是很清楚的。新加入的商贾们都会象征性的收取会费,这一点是跟之前的湖广商会是接轨的,当然受到的支持力度却相对来说更大一些。

    夜间,江宁城内举办了盛大的宴会,众人经过了白天的一番洗礼后,许多人都有些心潮澎湃,幸好目前江宁城已经解除了酒禁,因此大伙也都喝得酣畅大醉。

    宁渝作为地主自然也要奉陪,不过他还有别的要事需要处理,因此也只是浅酌了几杯,也就离席回到书房。只见崔玉正坐在书房当中,等候着宁渝的到来。

    “多日未见大都督,大都督却是清瘦了许多。”

    崔玉有些感慨道,这人跟人就是不一样,这复汉军都快打下了半个天下了,可是大都督还是这么辛苦,一点也没想着玩乐。

    宁渝用毛巾擦了擦脸,感受到那份温润之后,才长长叹口气。

    “这差事交给你还真交对人了,眼下南方鼻子稍微灵敏点的商贾,应该都会来江南才是。过了这个机会,恐怕下一个好机会可就要等很久了。”

    崔玉脸上带着几分微笑,“大都督如今做下了这般的大事,属下怎会错过?江南工商总会的成立,绝不亚于昔日打安庆那一仗的意义。”

    宁渝有些意外的望了一眼崔玉,“何以见得?”

    崔玉平时有些沉默寡言的性子,此时却显得有些慷慨激昂,他努力压抑着自己的情绪,尽量让自己的话语显得沉稳有力。

    “江南工商总会的成立,并不在于这个机构如何,而是复汉军能够真正用平等的姿态去对待商贾,这一点的意义是最为珍贵的......”

    “无农不稳,可是无商不富!复汉军要发展,百姓们要生存,离不开商贾的力量......卑职虽然不懂都督的大战略,可是卑职能明白,从今天开始,整个天下的商贾都会被复汉军眼下的条件所吸引,也会顺理成章的把财富带到江南!”

    宁渝笑了,这一次江南工商总会的成立,设置那么多的优惠条件,就是为了把江南打造成这世上独一无二的自由商贸区域,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商贾,从而实现财富聚集的目的。说白了,这一套都是宁渝向后世学习的结果。

    有些东西虽然受到了时代的限制,并不能全盘照搬,可是利用江南原本就有的工商行业优势,来促使资源的再次放大,这一套做法是完全可行的,成功的概率也会毕竟大。

    “如今江南的这股东风,你可得把握好了,未来本督能不能多吃上几块肉,可全靠你了!”

    宁渝半开玩笑道,说起来他可是已经想好了,将来等到立了国,这国库的归国库,自家的小金库也得想点路子才行,特别是他还有很多计划要做,只能通过小金库来进行,因此一只能够握在自己手里的财源很关键。

    崔玉笑道:“还请大都督放心,早在刚进江南的时候,咱们就低价收了不少产业还有地,说起来真的是一本万利啊!”

    话说到这里,宁渝却是不由得苦笑了一声,这自己横竖还是找了个皇商,不过可得提点两句,可千万别到时候给自己找了一口大黑锅。

    “我可得先跟你说清楚,咱们复汉军没有皇商,你也不是为我宁家办事的皇商,一应的商贸之事,绝不可拿宁家的名义去压人,还有该交的税赋也是一分钱不能少。”

    宁渝说完以后,口气缓和起来,“当然了,这有什么信息我也会提前告知你,这也是不让你太为难,咱们做事得讲个规矩,这也才能服众,明白吗?”

    “属下心里明白,绝不会影响到大都督的声誉!”

    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    杭州府。

    尽管复汉军进军神速,可是江南的动乱还是波及到了浙江,许多从江苏过来流民已经涌到了杭州府,其中连同湖州府和嘉兴府的流民亦不在少数,他们拖家带口数十万人,在杭州城外塞得满满当当。

    杨宗仁望着城外数以十万计的流民,脸上却没有丝毫的表情,在他的心里面,自己如今的处境绝不会比这些流民要好上半分,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同情。

    曹頫站在了杨宗仁的身旁,却是有些触景生情,他想到了远在江宁的族人,如今的处境或许比这些流民更要糟糕,只是乱世之时,他却是无能为力。

    “大人,我听消息说,满大人在金门岛大败,现在是带着人要往两广跑,不来杭州了......咱们,成了弃子了。”

    杨宗仁心里自然清楚,他甚至都清楚眼下朝廷动乱的根由,便是要不要撤离西北大军来支援江南,可是结果已经出来了,雍正将自己的那些反对派给打了个落花流水,也把救援江南的最后一线希望给熄灭了。

    别说满保会不会来自寻死路,就算他杨宗仁易地而处,也是坚决不会来杭州的,摆明了这里已经被放弃,还不如退往两广,或许还能寻得一线生机。

    “等着吧......等到楚逆打过来,咱为大清也算是尽了忠心......”

    杨宗仁脸上一片灰暗,他说出来的话都仿佛有些有气无力,甚至连愤怒这种情绪,都已经完全消失了。

    大势之下,有人心灰意冷,有人却心怀鼓舞,这天下终究是明亮了几分。

    嘉兴府崇德县城郊南阳村东庄,一名老者从庄外急急忙忙走了进来,身后还跟着一位年轻人,二人都带着几分兴奋,一路快步走来,却是没几步路便来到了一处庄子,那庄子上的门匾写着一个吕字,那年轻人便去叩响了大门。

    过了一会,大门被打开来,门房瞧见了老者和年轻人,便客客气气行了礼。

    “却是贵客们到了,小的这就去告知我家老爷。”

    老者微微一笑,随即便拱手致谢,“有劳了。”

    只是话是这么说着,可是整个人却显得有些亢奋,来回走动不止。

    又是过了片刻,门房将家里的大门给打开了,然后恭请老者入内,已示礼节之道。

    老者穿过了几重院子,却是进了一间书房,里面正端坐着一名白发老人,瞧着老者到了,脸上却是露出了一丝微笑。

    “师弟,却是你来了。”

    那白发老人乃大儒吕留良九子吕毅中,而老者则是吕留良的弟子严鸿逵,也是江南一带有名的大儒。

    严鸿逵拉过年轻人,笑呵呵道:“师兄,咱们有些年头没见了。”

    吕毅中亦是叹口气道:“是啊,自从前些年朝廷.....咱们确实太久没见了。这是你的弟子吗?”

    那年轻人亦是乖巧,跪在地上磕头,“弟子沈在宽见过师伯。”

    吕毅中眼里带了几分欣赏之色,叹口气道:“师弟倒是收了个好徒儿,只是可惜我家后辈当中,却无这般良玉之才。”

    严鸿逵逊谢一番,却是转头看向沈在宽,“你且去门外吼着,我有些话要跟你师伯单独说。”

    沈在宽心知这两位老人想说的事情一定是极为隐秘的,当下也就乖乖听了话,走出了门外,当起了门神。

    见自家师弟将弟子支出去,吕毅中当即便感觉有些不对,他脸上不由得带着几分凝重之色,“师弟,这番前来可有什么要紧事吗?”

    严鸿逵却是再也难以抑制内心的喜色,他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书信,长长吸了一口气,这才低声道:“师兄,这是咱们的师弟曾蒲潭寄来的信件。”

    曾蒲潭也就是指曾静,这一下子让吕毅中吓了一条,“师弟,你不要命了?这曾静如今可是楚逆!若是让官府知道,咱们都得死!”

    严鸿逵脸上却是挂着一丝冷笑,“哼,现如今杭州城内的清廷大员们,恐怕都已经自顾不暇了,谁不知道?这复汉军马上就要兵临城下了!”

    接着严鸿逵又道:“当年师尊一直以反清为己业,誓死不做大清官,号称华夷之分,大于君臣之伦,华之与夷,乃人与物之分界。只可惜他老人家早死了许多年,却是没看到如今我神州光复之日!”

    比起狂热的严鸿逵,吕毅中却是冷静了许多,他将曾静的信件打开来细细读了一遍,里面的内容不甚为奇,都是一些华夷之辩的东西,慷慨激昂,这并没有出乎吕毅中的意料。只是看到后面的时候,却有些惊讶,后面的文字却显得简练有力许多,主要是说自己在复汉军当中为官已经有一年多,所见所闻都已经让这个读书人产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。

    “复汉军兴王师复江山故土,行事端正有方,绝非一般流寇所能等同,弟盼望兄长能够早日归附复汉大军,成就复汉之名。”

    吕毅中放下了手中的信件,他有些心动,可是理智也在告诉他,眼下并非有什么动作的好时机,若是提前轻举妄动,反而会引起清军的报复,毕竟这杭州城离崇德县可不远,当下便有些犹豫。

    相比起吕毅中,严鸿逵更像是一个一把年纪的热血青年,他愤愤道:“我华夏乃阴阳合会之处,只应生人,不生禽兽。居于僻远之地之人为夷狄,夷狄之下为禽兽。当今朝廷乃塞外夷狄窃占,已是夷狄之国,非守节之人臣所事。当年老师不愿与伪清同流合污,今日我等亦应奋起!”

    吕毅中见严鸿逵如此,只好叹息道:“这其中的关节甚为重大,师弟不妨再等一等,等到复汉军打到崇德来,咱们再一起投效,也为时未晚。”

    严鸿逵想了一想,也只能低声叹了一口气,将自己的头上的帽子给摘了下来,辫子已经悄然不见,取而代之的则是一颗光滑锃亮的大光头。

    “当年老师能够出家为僧以示反清之意,学生今日亦效仿之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