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刘备的日常在线阅读 - 1.252 以安四方

1.252 以安四方

    稍后再看。

    ------

    言幽州,必言封国。

    冀州封国之多,足见权益之重。两汉乃诸夏,大河文明之顶峰。若非合肥侯,割据江东。汝南袁氏,举族辅佐。引南方豪族大姓,争相投靠。江东之地,仍被蔑称为“蛮左”。豪门大姓,污名宗贼。究其原因,乃朝中无人,言语尽失。朝野话语权,多半在河北、关东。

    许氏兄弟,月旦评,可见一斑。乃至,“天下言拔士者,咸称许、郭(林宗)。”

    “(袁绍)去濮阳令归,车徒甚盛。将入郡界,乃谢遣宾客,曰:‘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’,遂以单车归家。”

    曹时空祖父曹腾为中常侍,故操门第不高,时人讥讽其为“赘阉遗丑”。得桥玄指点,曹司空千方百计,求许氏兄弟一评:“曹操微时,常卑辞厚礼,求为己目,劭鄙其人而不肯对。操乃伺隙胁劭。劭不得已,曰:‘君清平之奸贼,乱世之英雄。’操大悦而去。”

    再想少时,宗祠大考。楼桑刘氏择四子拜师,欲复祖爵。然此时已不得其名之县中大儒。只愿记为著录弟子,不肯及门受业。

    察举制下,出身来历,名声几许。其利之大,无人免俗。

    归根结底,皆是话语权之争。上达庙堂,下至江湖。天下九州,无有例外。

    再深思。江东大姓,得汝南袁氏作保。举家来投。甘为合肥侯所用。所求,便是“名正言顺”。正因各有所需,利益攸关,才能苟合至今。

    “名不正,则言不顺;言不顺,则事不成”。

    后世谓“话语权”者。便是时下,家国天下,一脉相承之大权也。绝非单指,唇枪舌剑,言语交锋。叔侄之争,皇权分立。群雄各聚其下,遮蔽私心。如此方能,名正言顺,达成所愿。

    儒家言:“君君,臣臣;父父,子子。”便是治国之精要。

    此时亦知。皇上以诸侯藩王之身,尚娶二宫太皇,儒宗为何定罪“不从”。“变礼易乐者”,君流十万里。唯有“名正”,方能“言顺”。

    彼时,蓟王乃下臣。二宫太皇为君上。以下犯上,以卑谋尊,便是“倒行逆施”。

    如何正名?

    尊太上皇帝,立季汉三兴。皇上终为己正名。受命于天,监照下土。居九五之尊。凡有所出,皆替天行道。诏命所出,无有不从。

    前朝太后,今为臣下。“君君,臣臣”,皇上予取予求,为所欲为。天下,俯首帖耳,唯命是从。此时方可“言顺”。

    如此可知。天下三分,乃时局所致,非人力可及。用后世话说,此乃关键历史节点。必然发生,无从避免。

    至于后事如何。皇上明隐双线布局。大道至简,终得圆满。

    “大司士,并幕府上卿表奏。无上将军,大营五部,将校品秩初定。”士贵太妃,续言条陈。

    “善。”皇上取名籍细观,确认无误。笔笔功勋,皆有所出。军功不足,权且先升,积功后补。众人品秩,不出皇上所料。麴义号“先登将军”,高顺号“陷陈将军”,亦如皇上所想。唯有牙门八将,遂升秩一等,然却并未得名号。

    “八将,当为何号?”

    “‘四安’可乎?”皇上早有定计。

    “‘以安四方’乎?”马贵太妃,闻弦歌而知雅意。

    “正是。”皇上笑答。

    “位同何职?”士贵太妃笑问。

    “四辅上将军,位同三公。四绥将军,位同九卿。四安将军,位同四绥。”皇上亦又定计。

    言下之意。四安,位同四绥,而居其下。皆为重号将军。

    皇上取名,兼顾各方,自有深意。

    稍后,甄都亦置四征、四镇、四平,三等重号将军。然与太上宫府所设,四辅、四绥、四安,高下立判。季汉天下,以和为贵。征、镇、平,杀气过重,故弃之不用。反择辅、绥、安,以慰人心。

    “夫君,明见。”

    遂命少府制诏。

    擢升,前牙门右将赵云,为安西右将军,前牙门左将陈到,为安西左将军;右牙门右将张郃为,安北右将军,右牙门左将马超为,安北左将军;左牙门右将张辽,为安东右将军,左牙门左将华雄,为安东左将军;后牙门右将许褚,为安南右将军,后牙门左将庞德,为安南左将军;秩中二千石,银印青绶。位同四绥将军。

    四辅、四绥、四安,乃出无上将军幕府。如太傅黄忠所携,护国大将军营中诸将,荡寇将军颜良、讨虏将军文丑、锦帆将军甘宁、扬武将军高览,鹰扬将军太史慈、折冲将军黄叙、黑山将军杨凤、白波右将军杨奉、白波左将军韩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