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一章 进球了
对于华夏队来说,德国队回到长传冲吊的节奏反而让他们更舒服,因为只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高球上就好了。在适应了这种节奏之后,华夏队看起来门前险情跌出,实际上却稳了不少。后卫们争到第一点之后,第一时间都会把球大脚开出,再任由唯一的前锋高翔去拼抢。 或许是整场比赛一直没经受什么威胁,德国队的后卫还显得有些不适应。在几次处理球的时候都显得有些不果断,差点让高翔获得破门机会。 这时候替补席上的助理教练们都已经站起来了,大家看向黎光的眼神充斥着各种复杂的情绪。有不解的,有佩服的,也有嫉妒的。而黎光也恢复了那副弥勒佛的模样,笑嘻嘻地看着场上一言不发。 高翔在场上连续获得机会。在第六十分钟,六十六分钟,七十一分钟,他连续三次冲击对方禁区,并形成了两脚射门。虽然一个球被扑出,一个球打高,但也算是对对方球门造成了明显的威胁。 明眼人都能发现,德国队的中后卫速度都不快,在应对高翔冲击的时候颇为吃力。如果再继续以这种节奏打下去,华夏队率先改写比分也不是不可能。 当然,德国队的冲吊战术一样颇具威胁。比赛进行到第八十分钟的时候,所有人都不知道这场比赛的结果会走向何方了。看着球始终在华夏队半场,可华夏队每一次反击都可能得分。高翔作为唯一的前锋,硬生生凭个人实力将对方两到三名后卫拖在后场,根本不敢压上。 能踢出这样的效果,已经足够任何一个前锋骄傲了。 但是,华夏队依然有非常大的隐忧。随着比赛时间的推移,他们一直被动防守的隐患终于暴露出来。要知道,在足球比赛中,进攻方和防守方的体力消耗是不成正比的。作为防守球员,一般要凭反应和判断来做下一步的动作,在对抗中处于后发的一方,因此必须花费更多的体力调整身体,调整站位。 所以到了八十分钟左右的时候,华夏队所有球员几乎都到了强弩之末!队员们的眼神都直了,完全是凭身体本能在拼抢和防守,效率降低得非常明显。 这时候别说后卫了,连高翔在连续几次冲击之后,也出现了体力跟不上的情况。 值得庆幸的是,华夏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换过人,而德国队似乎是为了锻炼队伍,已经将三个人换完了。 第八十三分钟,华夏队同时用掉了三个换人名额!黎光用19号甄龙换下9号高翔,令全场大跌眼镜。刚刚才对黎光刮目相看的助理教练们顿时又沸腾了。 比赛进行到最后阶段,只需要再稳守十分钟左右,就能逼平德国队,获得一分。这可是从一号种子身上拿到的一分啊!按照这样的战术思路,现在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,换三个人,但一定要分开换,这样可以至少拖掉一分钟以上的时间。另外,这三个人肯定都是换防守球员啊!怎么在这时候还换前锋上场? 就算助理教练们基本上都认为甄龙比高翔在场上的作用大,但没人会认同这时候应该让他上场。 就连甄龙本人,在上场的时候都是懵逼的。加上补时的时间,一共有不到十分钟。这么短的时间内,他能创造奇迹吗? 第八十四分钟,甄龙接到了第一脚传球。这时候他正在中场参与防守,正好队友挡住了德国队的传球,弹到他脚下。 德国队的后卫已经习惯了防守高翔的方式,并没有上抢,只是站在离甄龙两三米远的地方卡住位置。他们的身材都比较高,所以对付速度型球员的时候必须留出一定的反应距离。 在对阵华夏队之前,德国队也做过仔细的分析,所以在甄龙上场的时候他们都知道,这个家伙的速度很快,甚至比高翔还快。 可甄龙第一次启动就把德国队后卫吓着了!明明留了防守的距离,但甄龙根本不在乎,抬脚就把球趟出十多米远!随后他跟一阵风似的就冲了过去,高大的德国后卫在他面前仿佛笨拙的巨人一般,根本来不及做出有效防守! 当德国队负责防守甄龙的那名球员完成转身动作时,甄龙已经越过他足足两米! 人们看到了极有视觉冲击力的一幕:一个一米八多大个转身去追那个比自己矮了一个头的球员,他吃力地迈动自己的大长腿,但距离还是被瞬间拉开! 这是纯粹的速度碾压! 紧接着,甄龙一个变向,没有任何花哨的动作,将协防过来的第二个德国后卫甩开。此时他已经越过了整条后防线,朝对方腹地发起了最后的冲刺! 华夏队的替补席上所有的人都已经站起来了!大家张着嘴,瞪大了眼睛,满怀希望地看着场中那位奔跑的少年。 如果能够在这种时候打进一球,那这场比赛几乎就赢定了啊! 别看弥勒佛嘴角挂着一丝微笑,但你要仔细观察的话,一定能发现他的嘴角在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! 打进这一个球,意味着极有可能拿下小组第一号种子,更意味着可能直接拿到小组第一的位置,最重要的是,将在整个小组出线的过程中抢得极为有利的先机! 甄龙那个小小的背影上,此刻寄托了全部华夏球员和教练的期待。 他就像在狂风大浪中站在潮头的冲浪手,所有的对手只能徒然地在他身后追赶。 甄龙带球的速度极快,节奏也堪称完美,硬是在不降低速度的情况下,做到每两步触一次球,将球始终牢牢控制在自己脚下,并且随时可以做出变向的范围内。 他就这么带着一众德国防守球员冲到了禁区弧顶,在守门员出击倒地的那一刻,伸脚轻巧地挑射,球越过门将已经尽力伸长的手,缓缓飞入球门。 这一刻,华夏队的替补席爆炸了。而德国队的球员和教练员们,鸦雀无声!